「你累了嗎?」職場壓力紓解攻略

by 吳曉柔 Sharon
0 comment
woman with hands on her face in front of a laptop

「最近還好嗎?感覺你好像有點無精打采……」

「昨天報表被退就算了,今天開會還被噹,覺得心好累啊!」

「唉…開工後總覺得莫名的煩躁,怎麼放完連假回來還是覺得好疲憊~」

「對呀,感覺事情沒有做完的一天,想到上班就很悶……」

我們可能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,或許是來自工作的壓力、職場中的不如意、職業或職場的倦怠感,又或者是來自工作與生活角色的衝突,而職場中常見的倦怠感,除了工作本身的業務性壓力以外,還包含經常面對制度與政策的變化、外在要求以及自我期許等挑戰,所帶來的彈性疲乏和無力感。

此外,若是從事教育、服務、醫療、助人等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,常因為需要照應他人的需求,容易忽略自身的狀態與能量,甚至因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缺少適當界限,造成角色的衝突或混淆,不自覺地將工作負荷帶入其生活領域。另外,來自社會對職業角色的期待,若再加上個人特質的加乘作用,例如:高度自我要求或完美主義傾向,有時容易造成過度的責任,形成自身壓力的負荷。

綜觀上述所言,職業倦怠感,泛指在工作情境中,因為個人因素、工作環境等影響,累積多時的工作壓力,因為來不及調節,而導致身體、情緒、生理的枯竭,為此而可能逐漸失去對教育工作的熱情,所以可見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感,不僅息息相關,同時也帶來相互的影響。

 

職場求生的解壓攻略

因此若能舒緩個人工作壓力,例如:工作負荷、角色壓力、人際壓力、專業壓力等等,將能有效減緩個人的職業倦怠感。另一方面,個人在工作上的滿足,也有助於緩和個人職業倦怠感。因此,當我們留意到自己已經面臨上述的情境,除了不如歸去,或是硬著頭皮咬緊牙關,從管理制度層面、教育訓練、家庭平衡及工作壓力調適等四大方面著手,也有助於降低在職工作者工作壓力。本文提供三大紓解工作壓力的攻略,從工作的調適著手,幫助自己調整工作的步調,找到其中的樂趣,並透過生活的經營,找到紓解壓力的出口,以及自我照顧的平衡。

 

解壓攻略一、重新檢視工作,適度調整安排

一般來說,工作除了因應外在的要求,如:政策與制度的考量、期程的限制、主管的期待之外,在工作內容與工作量大致固定的情形之下,我們還可以如何調整呢?舉例來說,我們可以透過工作目標的重新設定,考量個人實際的情況,如:工作負荷量、多重角色的壓力等,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安排,也就是說,透過多方面的整體評估,重新檢視工作的輕重緩急,適當地進行分工,以及適度的設限,便能為工作的進度安排優先順序的管理。

 

解壓攻略二、找到工作意義感,創造自我的價值

依據Super的觀點,工作的價值包含服務他人、帶來成就感、創意發揮、美感營造、獨立思考與分析事理的機會、獨立性、聲望、管理權、經濟報酬、環境、與主管的關係、與同事的關係、生活方式的選擇、變動性等多元的面向,從以上的工作價值觀中,哪些對你而言是重要且在意的呢?當我們越能在工作中,嘗試找出意義感,不僅能帶來新的自我回饋與樂趣,也能創造獨特的自我價值,同時幫助我們再次找回工作的初衷,降低對職業的倦怠感哦!

 

解壓攻略三、拿捏工作與生活平衡,重新取回人生自主權

勞動部工作生活平衡網,對「工作與生活平衡」的定義,指出工作與生活的衝突獲得調和,能降低將工作壓力帶回家庭生活,或是因生活困擾而影響工作表現。因此,學習適度的拿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重要的,例如:家庭生活的顧全、人際關係的經營、親密關係的培養,以及投入個人的休閒娛樂和興趣,或者像是旅遊、運動、健行和踏青、欣賞文藝活動與展演等活動,都能帶來身心重要的滋養,並且幫助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豐富與趣味,對你而言,最能感到放鬆的方式有哪些呢? 

 

無論是工作的壓力,或是職場的倦怠感,都是我們每個人可能遇到的情境,透過瞭解自己的職業倦怠感,及常見的工作壓力,不僅幫助我們能夠進行自我檢視,同時也可以善用職場求生的三大解壓攻略,透過工作的重新檢視,進行適度的調整與安排,運用一粒沙法則,讓自己的注意力一次投注在一件事情上,依照現階段的需求與自己實際的狀況,進行優先順序與輕重緩急的安排。

 

接著嘗試找到工作的意義感、創造出自我的價值,適度地保持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彈性,能讓自己擁有更多的選擇,保有更多的活力,喚醒自己的工作初衷,進而提升續航力。

 

最後則是學習拿捏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,為自己保留柔軟的彈性與可能,和鬆緊適度的處事步調,同時也能享受自我取悅的時光,讓生活裡能有充電的時刻,像是看場喜歡的電影、陪伴家人一起享用一頓飯,讓我們好好照顧自己暫時的疲憊感,重整心情再繼續上路吧!

 

You may also like